自上世纪50年代起,在大洋彼岸的广播和唱片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流行音乐。这种音乐每一拍节奏都非常强烈,歌词也写得十分新鲜,很快征服了许多美国人的心。1951年,美国克利夫兰电台首次播放这类音乐时,那位名叫艾伦·弗里德(Alan Freed)的DJ把这种音乐命名为“摇滚乐”。1955年,一位名叫比尔·哈利(Bill Haley)的歌星演唱并录制了一张名叫《整日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的唱片,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排行榜呆了8周之久,前后出售了1500多万张,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唱片之一。由此,摇滚(Rock)为世人所熟知。人们把1955年称为摇滚元年(Rock Era)。
也是在这一年,也是在美国,有两位著名的创业者出生了。他们是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前者在1976年创办了苹果公司,后者在1975年创办了微软公司。摇滚和创业,就这样不期而遇。有趣的是,这一年也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漫长、最耗费钱财和人力,也是最失败的海外战争 — — 越战的起始年。就如麦克纳马拉大约40年后在他的《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中所说:我们错了,彻底地错了。是的,错了。但这个“错”,却助推了一股新文化势力的生长,某种程度上,也将“错”就“错”地引发了一场最终改变世界的计算机革命。在这个意义上,乔布斯和盖茨们生逢其时。
就在5年前,苏联刚连续2次成功爆炸了原子弹。而在两年后的1957年10月4日,塔斯社向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公众发布了一条重大新闻:苏联已经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卫星……这一事件,深刻影响了世界尤其是美国社会的发展,把世界带进了“冷战”时期,把美国带进了著名的“60年代”。而这个从上世纪50年代中到70年代中,被统称为“60年代”的20年时间,正是乔布斯和盖茨们从普通孩童茁壮成长为伟大创业者的20年。
迷幻,在反抗中探索前行
在那个文化意义上的“60年代”,如果有哪一个词最能贴切地描述那长达20年左右时间里的年轻人,我觉得就是“迷幻”。迷惘、彷徨、沉沦,但似乎又有着幻想、幻觉、甚至是理想的追求。两者间的冲突、撕扯、挣扎,往往令那些思考者痛苦不安。另一方面,民间社会的物质主义和国家层面的竞争落后的畸形反差,又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挤压着年轻人的心智。所以,寻找情绪宣泄的出口和价值实现的人口,就成为了迷幻一代的逻辑后果。前者就是以摇滚乐为代表的嬉皮士文化,后者就是计算机革命。
乔布斯和盖茨出生的年代正是美国历史上被称为“艾森豪威尔假寐期”的幸福主义时期。他们父母一代心中的榜样是汤姆·拉丝。他是斯隆·威尔逊笔下《穿灰色法兰绒衣服》的主人公,有1位妻子、3个孩子、1辆车子、2套房子。每天上班时间严格限定在9点5点,从不接受加班。威廉·曼彻斯特在其名著《光荣与梦想》中写道:“五十年代的汤姆们相信所有伟大的发现已经做完,所有伟大的梦想已经实现,全部巨大的财富已经到手,他们心安理得……”是的,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肆意消费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一名院士这样描述他的学生们:“当前这一代大学生当中,占主导的特征是他们对眼前的日常生活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都感到无比心满意足。对他们的健康、未来职业、家庭关系、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状况、他们享受安全而幸福的生活的可能性,没有几个人感到担心。”也许,这正是乔布斯的生母,一个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生,会毫无顾忌地爱上一个来自叙利亚的穆斯林助教,并未婚生下乔布斯的原因吧。
但是,除了表面上的“今日买了明日买”的幸福主义之外,另外几股暗流的涌动,已经显示出美国社会将要迎来大变动时期。首先是美国开始进入电视时代。1950年的《时代》周刊宣称:这一年,电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行业和文化力量。1951年9月4日,美国进行了第一次的全国电视联播。有一份研究报告发现,有些初中生一周内平均约在电视前花掉近30个小时。有些调查报告准确地预言,一般美国青年人到高中毕业时,有11000个小时花在课堂,有一万五千个小时花在看电视。之后一份西屋的研究报告也发现,美国人在荧光屏前所花的工时比他们为了挣工资而花的工时要多。所以有评论说,汽车曾诱惑人们离开家庭,电视却使他们回到家庭,但在这过程中却毁了家庭。不管怎样,电视在50年代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甚至生活方式,恰如40年后的互联网。而且,十几年后就将证明,电视是如何成为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的幕后推手的。
其次,是幸福主义富裕生活推动下青少年文化的变异。50年代美国涌现出了一代青少年有闲有钱阶级,威廉·曼彻斯特罗列了这个群体大量的消费数字。比如,从给未到一岁小孩的单张唱片到给青少年的唱片集,加起来就占到全美唱片销量的43%,青少年消费额占电影院票房的53%,照相机销量的44%,新收音机销量的39%,新汽车销量的9%……在这样的消费主义浪潮中,有一小批年轻的波希米亚派,他们认为富裕生活是骇人听闻的,他们和它搏斗过,但失败了。他们承认被击垮了,说得更简洁点,就是垮了!“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就此诞生。对于“垮掉派”来说,最简洁的描述大概可以是这样的:一家书店,两个作家、两座城市。一家书店,就是位于旧金山著名的垮掉派圣地,“城市之光”书店。两个作家当然就是金斯堡和他的《嚎叫》,克鲁瓦克和他的《在路上》。两座城,当然就是旧金山和纽约了,这两座城事实上也是整个60年代青年反文化运动的风暴中心。而旧金山及其临近的西雅图,正是乔布斯和盖茨长大的地方,他们要到十年后才成长为一名中学生。当然,和十年后才长大的弟妹们比起来,垮掉派还是很温和的,他们走得最远的,也就是金斯堡背着一块“我吸大麻烟”的牌子,在旧金山街头晃悠。不过金斯堡的大麻烟在十几年之后通过鲍勃·迪伦,还是狠狠地激发了Beatles和乔布斯的创造灵感的。
第三个就是苏联的核爆和卫星上天。直到乔布斯出生的时期,圣塔克拉拉山谷一直保持着自20年代以来的淳朴宁静气息,它的主要特产是西梅和葡萄,而非集成电路硅片。绵延的果园和稀疏的公路干道旁边,是一些两层土红色屋顶的西班牙风格建筑。然而,几乎在一夜之间,它的静谧就被彻底打破。翻斗车、推土机和蒸汽挖掘机呼啸而来,在铁丝网规划的一片片地基上开始建造全新的城镇与研究基地。苏联发射全球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个消息除了造就了一位伟大的传播学家外(因为麦克卢汉在这一天说了一句名言:从此世界变成了一个村庄”),更是强烈刺激了华府,迫使它几乎在一夜之间决定成倍增加对军工相关高新技术的投人。于是,这里迅速聚集了NASA航天技术研究中心、洛克希德、西屋、施乐等一干有着浓厚政府背景的公司与研究机构。后来,在1939年就诞生在这个山谷车库里的惠普公司引领下,在边上斯坦福大学的互动下,这里逐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硅谷。十多年后,当还是高中生的乔布斯和他的校友沃兹尼亚克在学校里大搞恶作剧,在车库里倒腾二手电子元件,制造盗打长途电话的飞客设备“蓝盒子”,并高价销售出去,演绎着前苹果序幕的时候,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大变革。
三股暗流的交织涌动,加上美国国内日益激烈的反战运动,终于演变成60年代中后期暴风般的反政府、反越战、反技术控制、反冷冰冰的计算机统治的青年反文化运动,并进而催生出一种迅速席卷全美、乃至全欧洲的新鲜又激烈的嬉皮士文化。这种青年亚文化的外在表现或者载体,就是摇滚乐、LSD迷幻剂和群居般的公社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乔布斯、沃兹尼亚克和盖茨等这一代的年轻人,开始迷恋迪伦、迷幻剂以及打坐、修行和素食。被肯尼迪寄希望于接棒火炬的新一代美国人,就这样在毒品、群居、摇滚乐以及和机器社会的对抗中成长起来,并出人意料地改变了世界。曾经一心要摧毁无情的计算机的是他们,而把世界带进全新的计算机时代的,还是他们。只是这前后两个计算机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
摇滚,颠覆你的耳朵,更颠覆你的思维
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摇滚乐和之前所有的音乐形式的最大差别可能就是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了。传统音乐的接受过程是欣赏,受众和传播者之间要有着一定的距离感。而摇滚乐是参与,受众和传播者之间强力互动,融为一体,就如查克贝瑞所说,它让你想动。传统音乐描述的场景大都是古代和过去,摇滚乐则直面当下,展望未来。所以,用当下流行的“思维”一词来说,摇滚思维是面向未来的思维,是批判性思维。是最能够给你带来震撼,激发你创造力的思维。
1984年1月24日是苹果历史上重要的一天。这一天,苹果推出了奠定其日后江湖地位的Macintosh电脑,吹响了挑战“老大哥”IBM的冲锋号。这一天,也是苹果召开股东大会的日子,这天股东大会以鲍勃·迪伦的名曲《Blowing in the Wind》开场。然后,乔布斯朗诵了一首诗《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 — Changing)。说是诗,其实也就是迪伦的歌词。很多人都很奇怪,乔布斯为何如此痴迷迪伦,以至于后来还和迪伦的前女友琼•贝茨谈起了恋爱。差不多20年后,我们又看到,当乔布斯向大家演示刚推出的ipod的功能时,他用来演示的音乐不是迪伦,就是Beatles。乔布斯本人也从不避讳自己对迪伦的无限热爱和崇拜,在记忆中,唯一让他紧张得舌头打结的时刻,就是见到鲍勃·迪伦。他说:迪伦是我心目中经久不衰的英雄之一。我对他的喜爱随着时间而生长,现在已经成熟。我无法想象他在那么年轻时就取得了成功。”他去斯坦福大学演讲的时候,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张《全球概览》(The Whole Earth Catalog)停刊号的封底照片,这张照片上印着一句斯图尔德·布兰德(Steward Brand)为这本杂志停刊而写的口号:Stay hungry,Stay foolish。这句话后来成了乔布斯创业人生的座右铭。
这种对现实的失望和反叛,对未知新世界的渴望,正是乔布斯和沃兹乃至盖茨这一批人的精神写照。他们正像克鲁瓦克说的那样,在路上,在改变世界的路上。“迪伦的歌词经常能够启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沃兹尼亚克说。沃兹的话道出了一个事实,迪伦正是以他犀利有力的歌词内容,影响了无数人。包括Beatles这样的伟大乐队,没有迪伦和他的大麻烟,列侬也许永远写不出佩珀军士和他的伤心俱乐部乐队、黄色潜水艇、永远的草莓田这样的名曲,也许成为不了日后的反战斗士。也包括乔布斯这样伟大的创业者,他从迪伦的歌声中领悟到,现实就是用来反叛的,世界就是用来改变的。当然,和列侬一样,轻微的毒品体验,也是激发其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乔布斯曾亲口对《纽约时报》记者约翰·麦考夫说:“LSD带来的极度体验,是他这一辈子头等重要的两三件大事之一。”事实上,乔布斯后来推出的播放器itunes在播放音乐时,画面上会有各种色彩形状奇幻变换的线条,这,正是来自于LSD的幻觉体验。
另一个深深迷恋LSD体验,和迪伦一样深刻地影响了湾区乃至全美国年轻创业者的硅谷名人,就是布兰德了。这是个毕业于斯坦福的生物学家,由于他提出的“全球电子函件交换系统”,被誉为计算机互联网概念最早的奠基者,也是硅谷嬉皮精神的领袖之一。
布兰德经营着一桩名为“全球卡车商店”(The Whole Earth Truck Store)的生意,就是开着一辆1963年的道奇皮卡,和妻子罗伊斯一起往返于加州各高校,在反战集会、嬉皮士天体派对和药物体验中,辗转出售各种很酷的工具和教育材料。1968年,为扩大影响范围,他创立《全球概览》,一本嬉皮激进技术文化杂志。创刊号的封面就是那张著名的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副标题是“通往工具之路”。潜在的含义是,科技也能成为人类的朋友。布兰德在创刊号的第一页上写道:“一个关乎私密的个人力量的领域正在蓬勃发展 — — 这样的力量可以让个人实现自己的教育,找到自己的灵感,塑造自己的环境,与任何感兴趣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全球概览》的宗旨就是寻找和推广可以协助这一发展进程的工具。”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在《乔布斯传》中说,乔布斯对这本杂志着了迷,那时他还在读中学,之后他一直带着这期杂志,去了大学,去了团结农场。
37年后,乔布斯在那场著名的斯坦福演讲中,充满敬畏地将《全球概览》杂志称为“前互联网时代的纸质谷歌”以及“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而布兰德也将乔布斯视为该杂志致力于颂扬的那种混合文化的最完美的化身,“斯蒂夫就处在反主流文化与科技的交汇处,”布兰德说,“他看到了工具为人所用的本质。”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帕洛阿托,是美国最具奇幻色彩的文化大熔炉,这里有琼·贝茨与感恩而死乐队,痴迷于电脑的学院怪人,也有国防大企业的阴谋。”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萨科在《从顿悟到硅谷》(From Satori to Silicon Valley)中这样写道,“只有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四十九批》,才能传神地描绘这个迷乱、庞杂而喧嚣的世界。”而布兰德在《全球概览》的一篇社论中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一代人一口吞下了计算机就像他们一口吞下了迷幻剂。”技术狂人“极速至死”和嬉皮士的“迷幻而死”两种精神一拍即合,从而诞生了一种视技术同时视为压迫工具和精神解放手段,蔑视节制与逻辑表达的古怪文化。
创业,反控制文化的副产品
在今天,创业已经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流行词。当创业越来越等同于startup时,我们更加要时时反问,创业的本质是什么?创业的精神是什么?还有,创业的前提是什么?我认为,创业是对旧秩序的反驳和批判,是对新价值的猜想和追求。创业的本质就是寻求并实现改变,所以,某种程度 是一种结构创新、文化再造。任何不思变革的所谓创业至多就是一个流行的生意而已,无他。
对于乔布斯和比他大十几岁的布兰德这一代人来说,开公司、赚钱,说好听点就是创业,从来都不是他们的目标。改变社会,说大一点,改变世界才是。乔布斯就是用那句“你愿意卖一辈子糖水,还是和我一起改变世界”,把斯卡利从百事忽悠到苹果来做CEO的。换句话说真正的创业,其初心 都是寻求改变,寻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创业的本质就是创新,是再造。
也许,行文至此,我们可以来罗列一些以摇滚乐为代表的反文化和今天流行的创业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了。一支成功的,或者说是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有着怎样的内在力量和精神支撑呢?这个问题其实在20多年前研究摇滚乐和青年文化的时候就有过讨论,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梳理下吧。
1. 批判性。也许,这正是摇滚的本质特性。摇滚乐之所以能在年轻人中间迅速引起共鸣,很重要的原因正是其歌词内容的批判性。就如乔布斯在1984年苹果股东大会上朗读的那首鲍勃·迪伦《时代在变》的歌词:“国会的议员们,快来吧/请注意这号声/别站在门口/别封锁大厅/因为现在受到伤害的/在将来会得到荣誉/一场战斗/就在门口/愤怒将敲破你的窗/撞倒你的墙/因为时代正在改变/全世界的父母们,快来吧/别批评/你所不能理解的/你的儿女们/不再听话/你的老路飞速倒塌/请让出这条新路/如果你无法帮助/因为时代正在改变/……/现在的第一名/将成为最后一名/因为时代正在改变。”活脱脱就是一篇青年亚文化向主流文化的宣战书。而Beatles乐队在英国皇室成员参加的一次演唱会上,在他们唱最后一首歌曲前,列侬走到台前,对着观众说,后面坐普通座位的观众们,请你们鼓鼓掌,而坐在前面座位的皇公贵族们,请将你们的珠宝首饰弄出点声响来。这种前所未有的公然挑战皇权,让他们一下子成为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英雄。而创业同样是对常规社会的批判,对现有商业模式的批判,也是对自己的批判。没有对传统手机产业的批判,就不会有推倒诺基亚大山的苹果IPhone。没有对传统搜索算法的批判,同样不会有摔伤雅虎的谷歌。当然,没有60年代末对把人变成机器的大型计算机的批判,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小型计算机革命。批判精神,同样是创业创新的本质属性。
2. 激情。毫无疑问,创业源于激情,而且是持续不断的激情。乔布斯固然激情似火,典型的不疯魔,不成活。但沃兹尼亚克在他的多次说服下,毅然从惠普公司辞职,同样是昂扬的激情使然。要知道,在70年代初的湾区,年轻人的理想就是能够进人惠普公司工作。同样,摇滚乐更是一丝一毫都离不开激情。不管是自The Who之后,很多摇滚乐手喜欢豪情万丈地砸烂吉他,还是崔健在雪地上撒点野。从Bon Jovi、GunsN’ Roses到Pink Floyd,以及中国的唐朝、魔岩等等,不仅是台上的乐手充满激情,台下的观众同样深受感染,被激发出无穷的热情。没有激情,你无法想象1999年的蔡崇信会放弃70万美金的年薪,去加盟阿里巴巴,拿每月600元人民币的工资。这也无怪乎在西湖荡舟的马云,听到蔡崇信的这个决定,差点摔进水里。这,岂是一般的激情?
3. 创新。真正的创业前提,永远都是创新,或者是对创新的发扬光大,摇滚乐同样如此。某种程度而言,创新正是来自于前述的批判。创新基于质疑,基于批判,基于敢于尝试。甚至不限于摇滚乐,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如此。而创新本身也是在被质疑、批判中成长起来的。Beatles刚诞生的时候,被人不屑一顾地叫做“利物浦街头的小顽童”,老柴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刚写好时,甚至连鲁宾斯坦都说它是“乡下人的玩意”,JK罗琳把她在火车上打瞌睡时冒出的念头写成第一本《哈利·波特》后,根本没人愿意出版。再远一点,同在英国乡下的Ms.Potter画了好多可爱的兔子漫画,她还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彼得,但同样无人问津,只收获了无数的嘲笑。但今天彼得兔是英国、欧洲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形象。那些创新,尤其是基于批判和激情的创新先驱,都曾收获过一个共同的名字:疯子。乔布斯也是这样的一个疯子,所以,1997年他回归苹果后,专门拍了那个著名的Think Different广告片:《致疯子》,还亲自为其配音。“那些格格不入的人,那些反叛分子,那些惹是生非的家伙。他们如同方孔里的圆钉,都是异类,他们总在异想天开,他们不满条条框框,他们从不墨守成规。你尽可以支持他们,反对他们,也可以赞美或中伤他们,但你唯一不能做的,是忽视他们。因为他们勇于改变世界,他们推动了人类进步。虽然有人视他们为疯子,我们却称其为天才;因为那些妄想改变世界的人,正在改变着世界!”广告中,乔布斯的最爱迪伦和列侬也悉数出现。“不创新,毋宁死”,创新是摇滚乐手和创业者共同的基因。
4. 坚韧。如果你采访一位创业者,问他在创业路上最重要的是什么?大部分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两个字:坚持。就如那句著名的话: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都死在后天的凌晨。从地下乐队走到明星乐队,这中间的甜酸苦辣不是外人所能了解和理解的。一首完美作品的面世,其背后的录音制作过程,同样处处体现着一支伟大乐队对细节的苛求和坚守。就如一位朋友的书名《苦难与风流》,我们都只看到了风流的结果,却全然不知道他们经历了多少的苦难。我在这里没用“坚持”,特地改用了“坚韧”。摇滚乐队也好,创业者也好,要获得最终的成功,不仅需要坚持,更需要有韧性,确切说,是柔韧性。否则,仅仅硬撑的坚持,是要撑死的。
5. 团队。事实证明,摇滚乐要获得主流社会的承认,乃至今天可以成为经典音乐的一种,从来都不是个人的事。Beatles尽管1956年就算成立了,但在1962年8月18日林戈斯塔加入之前,一直都无法成为一支了不起的乐队,尽管他们已经有了灵魂:列侬和麦卡特尼,也有了伟大的吉他手乔治·哈里森。就算1970年解散后,伟大的列侬和麦卡特尼单飞,但他们之后的成就,同样无法离开其背后女人5.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你去问那些Startup的投资人,尤其是投种子期和天使的,他们投资最看重的是什么?大多数一定会告诉你,看人,看团队!乔布斯、盖茨都堪称伟大的创业者,但你实在无法想象,没有沃兹尼亚克和保罗·艾伦,他们两位是否会有如此的成就。尽管,后两位最终都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回看中国的创业公司,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离开他们各自的团队,也许二马都走不到今天。所以,今天任何一个人想要创业,找到一个靠谱的合伙人,组建一个靠谱的团队,将是他们未来创业成功的基本前提。
我们还可以继续去挖掘更多摇滚文化和创业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罗列这些,我只是想告诉人们一个基本的事实。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在美国的创业大潮,不是一个单独的经济事件,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文化事件,是那个时代以摇滚乐为代表的青年文化在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反映。就如布兰德所说:忘掉那些反战抗议,忘掉伍德斯托克,忘掉长发吧。20世纪60年代真正的遗产是计算机革命。”他认为,个人计算机革命和互联网的发展直接发源于反主流文化运动。他们的初心从来都不是仅仅要开公司,赚钱,解决就业等等肤浅的目标。而是为了改变社会,拯救自我,不想被当时的大机器工业社会所消灭。他们的目标是想砸烂奥威尔式的统治他们思想和生活的大型计算机,却没想到,反而拯救了计算机工业,成就了计算机工业,并把世界带进了互联网时代。
1975年12月,《全球概览》宣布终结它的使命,共有大约2000名电脑技术狂热分子,曾经的嬉皮士和先锋艺术家参加了在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家俱乐部里的告别派对,所有人沉溺在迷幻摇滚、LSD与龙舌兰烈酒中。麦考夫在他的《睡鼠私语 — — 60年代反文化如何塑造了PC产业》中曾统计过,包括苹果、思科、SUN在内,至少有23家硅谷高新企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这个松散的技术嬉皮俱乐部:弗雷德·穆尔和其他俱乐部开创者关于爱、共享的初衷最终成为硅谷历史洪流中一个重要但不起眼的脚注,然而这股力量在被资本招安后,最终却改变了美国经济,进而重塑了全球人类社会的劳动与生产方式。”
也就是在这一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注册成立了微软,稍晚点的1976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还有韦恩一起成立了苹果公司。艾萨克森在《乔布斯传》中写道:后来乔布斯与U2的主唱波诺结识,两人经常讨论,为什么那些来自湾区的沉溺于摇滚乐和毒品的叛逆反主流文化分子,最终帮助创建了个人电脑产业。‘那些开创了21世纪的人,都像斯蒂夫一样,他们是来自西海岸、吸着大麻、穿着凉鞋的嬉皮士,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他说,‘东海岸、英格兰、德国以及日本的等级制度不鼓励这种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60年代孕育的这样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思维模式,恰恰有助于人类对一个尚不存在的世界展开想象。’”
在乔布斯珍贵的CD收藏中,有一张是自制的专辑,里面是约翰·列侬和披头士的《永远的草莓田》(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有十几个版本。它成为印证乔布斯追求完美哲学的一组华彩乐章。在一次采访中,乔布斯向艾萨克森描述了这张CD带给他的感悟:这是一首复杂的歌曲。最有趣的是看到整个创意的过程:他们反复地修改,直到几个月后才创作出最满意的作品。你听到刚才他们绕了一小段吗?但是效果不好,所以他们回去从头开始。这一版非常粗糙,听起来也就是普通人的水准。你其实可以想象,普通人也可以这样做,做到这个水平。不是在写词或构思方面,而是演奏。但是他们没有就此罢休。他们是那么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在我三十几岁时,他们的这种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你完全可以看到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他们在每两次录音的中间都会做很多工作。他们不断地倒回、修改,直到接近完美。在苹果公司,我们也经常用这种方法对待我们的产品。即使已经做出了一些新的笔记本电脑或iPod的样机,我们也会从某一个版本出发,不断地改进再改进,包括设计细节、按键,或者是功能操作。这需要大量的工作,但是最终产品会变得更好。很快,人们就会说:“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绝招?”
摇滚文化与创业精神,就是这样不期而遇,同生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