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济学(E.F.舒马赫)

Conan Xin
May 5, 2024

--

Buddhist Economics

E.F. Schumacher的经典1968年论文将焦点从资本主义转移到了个人福祉,优先考虑整体福利而非金融交换系统。

E.F.舒马赫(1911–1977)在1968年发表了他的论文《佛教经济学》(Buddhist Economics)的以下版本,刊登于英国杂志《复兴》(Resurgence)上。该杂志专注于去中心化、去城市化、自由主义技术和替代生活方式。舒马赫讨论了劳动问题,这对个体的心理平衡至关重要,并且是获得满足感和社会融合感的必要条件。简而言之,舒马赫解构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便将焦点放在个人福祉上,而不是金融交换系统上。

舒马赫出生于德国,1930年作为罗兹学者来到英格兰,在牛津大学新学院学习经济学。舒马赫还是一位农业专家,活跃于土壤协会中,该协会推广有机农业,并挑战基于化学的农业正统观念。他成为了英国控制委员会在德国的经济顾问(1946–1950年),然后在英国国家煤炭委员会有着长期的职业生涯。转折点发生在1955年,当时他被派往缅甸政府担任经济发展顾问。他本应引入西方的经济增长模式,但他发现缅甸人并不需要沿着西方线路的经济发展,因为他们自己就有一套适合自己条件、文化和气候的本土经济体系。

舒马赫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撰写、1973年出版的论文集《小即是美:一本把人当回事的经济学著作》,成为了1970年代共同意识的一部分。“佛教经济学”论文为此次出版而重新撰写。目录中反复出现对立小与大这一主题。用简单术语说,舒马赫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论据支持以手工劳动取代工业生产。实际上,舒马赫的论点极其激进,用基于价值观念、建立在生产满足感之上替换了对消费量重视。

— Caroline Maniaque-Benton

佛教的观点认为,工作的功能至少有三个方面:给予人利用和发展其才能的机会;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共同任务来帮助其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以及创造出满足体面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由此观点引申出来的后果是无穷无尽的。以这样一种方式组织工作,使得工作者感到毫无意义、乏味、厌倦或紧张,简直是犯罪;这表明对商品比对人更加关心,缺乏慈悲心,并且极端地依恋于这个世俗存在最原始的一面,是灵魂摧毁性程度上的依附。同样地,追求休闲作为工作之外的选择被视为对人类存在一个基本真理完全误解,即工作与休闲是生活过程中互补部分,二者不可分割而不破坏工作之乐和休闲之福。

因此从佛教角度看,必须清楚区分两种机械化:一种增强了人类技能和力量;另一种则将工作交给机器奴隶, 使得人处于必须服务于奴隶之位。如何区别二者?阿南达[印度艺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说,“如果允许, 工匠自己总能够细致地区分开机器与工具。地毯织布机是一个工具, 是用来固定经线让手指可以在其间编织起絨毛; 而动力织布机则是一台机器, 它之所以被认为破坏文化重要性,在于它执行了那些本质上属于人类部分的工作。”

因此,很明显,佛教经济学与现代物质主义的经济学必须大相径庭,因为佛教徒认为文明的本质不在于欲望的增加,而在于人类品格的净化。同时,品格主要由一个人的工作塑造。并且,在尊严和自由的条件下恰当地进行的工作,既能祝福从事该工作的人们,也同样祝福他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印度哲学家兼经济学家J.C.库马拉帕这样总结这个问题:“如果正确理解并应用了工作性质,则它与高级功能之间将如同食物之于身体一般。它滋养并激活更高层次上的人,并促使他产出最优秀成果,并将其内在野兽引导至进步渠道中去。它为展示价值观和发展个性提供了绝佳背景。”

如果一个人没有获得工作机会, 他处境绝望, 不仅是因为缺乏收入, 而是缺少那种无可替代、有纪律性劳动带来营养和活力因素。现代经济学家可能会进行复杂计算, 探讨全面就业是否“划算”,或者运行一个非全面就业状态以确保劳动力更大流动性、更好地稳定工资等是否可能更“经济”。他成功标准根本只是特定时间段内生产商品总量。“如果商品边际紧迫性较低,” 加尔布雷思教授在《富裕社会》中说,“那么对雇用最后一名或最后百万名劳动力队伍中成员紧迫感也是如此。”再次:“如果……我们可以承受某些失业以利稳定 — — 顺便说一句, 这是完全保守派先例 — — 那么我们也能够给予失业者使其维持惯常生活水平所需货物。”

从佛教角度看待时, 这通过把货物视为比人更重要、消费比创造活动更重要而颠倒真理头顶脚底。这意味着强调点从劳作者转移到了劳作产品即从人转向亚人类别投降给恶力建立起来;虽然唯物论者主要关注商品但佛教信奉“中道” 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反对身体健康。“阻碍解放”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对财富的执着;不是享受愉快事务但却渴求它们。因此,佛教经济学关键词则简单及非暴力原则上述之外还包括:从经济学家视角看到令人称奇布达斯特式生活方式合理模式 — — 极小手段取得极满意结果。

–E.F.舒马赫(Ernst Fritz Schumacher),1968

E.F. Schumacher 是一位德国-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他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影响了英国的经济政策。本文摘自《全球地球指南》一书,该书从《最后的全球地球目录》中近1000项“推荐阅读”中选出了80篇精选文本。

--

--

Conan Xin
Conan Xin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