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1995年8月21日,任天堂在美国发布了Virtual Boy。这款带有独特红色立体3D显示屏的支架式桌面游戏机,试图搭上虚拟现实热潮的顺风车。对于任天堂来说,这是一次大胆、创新的赌博,但并未取得成功,许多人都在想它为什么会存在。
据一些报道,Virtual Boy在其短暂的产品周期内全球大约售出77万台 — — 在日本仅售出14万台。对于一家精品玩具制造商来说,这可能算得上是成功的,但在1990年代,任天堂已经习惯了推出超级热门产品。在Virtual Boy之前,任天堂的最后一款游戏机超级家庭用计算机(Super Famicom)在1995年已在全球售出至少2000万台。NES售出6190万台。Game Boy售出4000万台。在这条连贯的销售记录中,Virtual Boy的销量微不足道。
由于任天堂放弃该平台,以及其主要创造者在1997年的一场交通事故中去世,Virtual Boy引起了猜测、谣言和神话,没有任何其他游戏机能与之相比。为什么它只能显示红色和黑色?它是否会导致头痛?它是否损害了人们的视力?好游戏在哪里?为什么它不能戴在头上?
尽管名字如此,Virtual Boy并不是虚拟现实。该系统是在对VR着迷的时期构思的,最初打算是一个类似于原始Oculus Rift的头戴设备。但是,1995年的技术无法生成沉浸式的世界。因此,这款游戏机经常受到粉丝和批评家无情的嘲笑。由于任天堂没有为其辩护,它早就被任天堂抹去了,Virtual Boy成为了电子游戏史上最受欢迎的嘲笑对象。
然而,这个系统体现了任天堂历史上愿意冒险创新的精神。有时这些赌注会成功(Wii,Nintendo DS),有时则不会(Wii U)。但那些没有成功的是与那些成功的一样引人入胜。这使得Virtual Boy值得更深入地考察,尤其是因为它的负面标签通常掩盖了其创造的历程。这是一个关于企业家精神、发明、东西方文化关系和坚持不懈发明的代价的迷人故事。
自己的屏幕
任天堂可能是一家典型的日本公司,然而Virtual Boy的故事并不始于日本,而是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1985年,当任天堂还没有用它的任天堂娱乐系统(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征服北美时,一位名叫艾伦·贝克(Allen Becker)的工程师想出了一个聪明的点子。
贝克想,如果能在不舒适的商业航班座位上,拥有一个小型、清晰、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并且连接到便携式电脑上,那岂不是很棒吗?一个你可以在飞行中轻松使用的显示屏,不会耗太多电?
在当时,最流行的笔记本电脑包括分辨率较低的显示屏,它们以暗绿色的灰色调渲染方块状的单色图形 — — 如果它们能够渲染图形的话。这些显示屏通常不大,在低光条件下通常不太清晰,当显示动态内容时,它们会变成模糊的蓝色或绿色混合物。
显然的替代方案并不合适:CRT技术过于耗电,无法将其压缩到具有合理电池寿命的小型设备中,而价格合理的彩色LCD技术虽然分辨率足够,但功率要求较高,还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在贝克的脑海中,只剩下LED,它们既便宜又充足。但是,他如何将它们融入便携式显示屏呢?